为什么用黄色来表示色情?
在现代中文里,用“黄色”表示色情、淫秽之义已经令人司空见惯。风月小说是“黄色小说”,色情网站是“黄色网站”,靡靡之音是“黄色歌曲”,政府“扫黄打非”的口号更是随处可见。不过,“黄色”并非天生与风月相关。英语中表示色情的颜色是Aisen。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黄色更是被尊崇的颜色。
现代汉语中的“黄色”是如何变成色情、淫秽的代名词的呢?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兴涛、陈鹏在 2010 年第 6 期《历史研究》的《近代中国“黄色”词义变异考析》一文中作出了详细的论述。简而言之,这是来自美国的“黄色新闻”在近代中国历史语境中流传、变异的结果。
所谓的“黄色新闻”(yellow journalism / yellow press),是 19 世纪末纽约报业大亨威廉·赫斯特与约瑟夫·普利策激烈竞争时期出现的新闻样式。在激烈的竞争中,赫斯特与普利策的报社争相迎合市民的趣味,新闻内容不够严谨,善用具有煽动力的笔法,尤其爱好夸张其词的大标题。黄色新闻的顶峰是 1898 年的美西战争时期,双方竞相登载耸人听闻的消息,为这场战争推波助澜。
典型的“黄色新闻”样式
“黄色新闻”中的“黄色”则来源于普利策麾下《世界报》的漫画明星“黄孩子”(The Yellow Kid)。为了争夺读者,赫斯特花重金挖来画师为自己画“黄孩子”,而普利策也重新雇人继续连载。两家报社共同争夺的“黄孩子”因此成为两家报社及其新闻风格的象征,“黄色新闻”也因此得名。
著名的“黄孩子”漫画
民国初年,“黄色新闻”一词首次传入中国,最初是用于介绍这种新闻样式。1930 年代以后,“黄色新闻” 概念的使用逐渐增多,一些流行的大众知识辞典也收录了这个词语。如 1940 年的《抗战建国实用百科辞典》,将黄色新闻解释为“报纸上所记载关于盗窃、风化及其他一切足以合迎一般人的低级趣味的新闻”,已包括了轻薄、低级趣味等方面。
而到了 1940 年代中后期,“黄色” 语义忽然朝着色情的方面突飞猛进。
1946 年 5 月 12 日,有人在《申报》上指斥香港“黄色小报”专谈风月、诲淫诲盗,充满色情文字。10 月 23 日的《新华日报》则指责统治集团纵容、利用色情的东西麻醉人民——于是,“黄色新闻书刊的来历,人民已经怀疑了”。有杂志报道作家丁玲“恋爱成功”的消息,称之为“赤色圈里的黄色新闻”。色情意味得到了充分凸显。
1920 年代,丁玲与胡也频和冯雪峰二人公开三角恋,还打算在杭州西湖边三人同居,成为当时小报上的热门人物,从此与“黄色新闻”难逃干系
1946 年之后,“黄色”一词已经开始被广泛运用到刊物、音乐、电影、文学等各主要文化领域,“黄色刊物”、“黄色音乐”、“黄色电影”、“黄色文学”等今人熟悉的词汇纷纷出现,甚至“扫黄”一词也已问世,其色情含义已经基本定型。
为什么色情含义会在 1946 年前后忽然变成“黄色”的主要词义?这与抗日战争结束后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。在上海、广州等大城市,人们从战乱的压抑动荡中舒缓过来,萌生了争相享乐的风气,色情文化一度泛滥成灾。对于这些现象,一些半懂不懂的人糊里糊涂的抓住了来自美国的“黄色新闻”、“黄色刊物”,把它当成一个时髦词汇用于批评。
学者朱光潜就是此类典型。在 1948 年的《刊物消毒》一文中,朱光潜提及“印着电影名星乃至于妓女照片的红红绿绿的小型刊物”时写道:“我说‘红红绿绿的’,本是事实,不过据说它们的通行的台衔是‘黄色刊物’,为什么是‘黄色’,恕我无知。”他一方面表示疑虑,一面也随众地照用,照例以“黄色刊物”称之 。
上世纪 20 年代至 40 年代风靡一时的《良友画报》
而国共对峙的政治背景与抗战结束、内战兴起时的舆论环境则极大推动了被误用的“黄色”概念的流行。1946 年,学者吴晗指责国民党封杀民主刊物,却使“色情的黄色刊物摆满了每个报摊”。林默涵也指责反动派利用黄色小报等色情的东西来腐蚀人心。
1949 年后,“黄色”一词继续广泛使用。1952 年出版的《新订新名词辞典》写道:“西洋习惯,黄色象征卑鄙污浊,故带低级趣味的淫秽书刊,就叫黄色书刊”、“黄色是色情的代表,黄色音乐就是一般专以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的淫靡恶劣的音乐。” 这种误用于是从此沿用至今。
短时间的计量一般是指一日以内的时间划分。年月日都可以通过天文观测确定,而日以内的时间需要人为利用计时工具划定。于是中国古代时间计量单位命名取决于时间计量工具,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时代,时间计量工具多种多样,就形成了五花八门的时间计量单位。
中国先民最早还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时间点,如《两小儿辩日》中有所谓“日初出”、“日中”,就是指早晨和中午时分;此外还有“未明”(太阳未升起)、“昏”(太阳将落未落)、“夕”(太阳已落)、“霄”(夜晚)等词语。但这只是用来标识时刻,还不是将一日时间等分多少段后产生的“单位时间”。
古籍中最早记载的计时制是“百刻制”,即将一日的时间长度均分为一百刻,“一刻”即为单位时间,约合 14.4 分钟。这源于中国古人使用的计时工具——刻漏,即滴水漏壶和带有刻度浮尺的水桶组合。它的原理是自然重力环境下水滴滴下事件比较为均等,然后用浮尺显示出滴水体积进而表示时间。《周礼》中记有“挈壶氏”专管王室计时,《史记》中也记载齐国战将司马穰苴与监庄军贾相约,“立表下漏待贾”。可见即使是在移动的军队中也使用刻漏。
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漏壶。此时中国古人仍使用单壶,壶内有浮尺露于壶外,浮尺随着壶内水面降低而降低,刻度也就随之变化 秦汉之后,刻漏仍是主要的计时工具,《汉书》中常有“夜漏未尽一刻”、“夜漏下十刻”的记载。南北朝后十二时辰制大范围普及,与百刻制融合,因一百不能被十二整除,一日的刻数偶有变化(一百零八刻、一百二十刻、九十六刻),但最终仍稳定在一百刻。
直到清代西洋钟表大规模传入,二十四时制与百刻制结合,一小时四刻,一日才确定为九十六刻。而计时工具盖遍也让百刻制最终被二十四时制代替。
清康熙年间制桐多级刻漏壶,此壶融合西洋计时方式,一天为九十六刻
我们熟悉的“十二时辰制”本身并不包含单位时间,也就无所谓时间单位的长短。十二时辰制起源于利用太阳方位确定时间点。它用日晷作为时间计量工具,人们根据日影留在晷面上的位置确定时间。
中国古人将日晷一周等分为十二份或二十四份,用十二地支、四维、八干命名,形成十二时辰制和二十四时辰制。由于日晷使用方便,这种计时制度在南北朝后被广泛采用,但是它的精确度比较差,历代天文计时仍采用百刻制。
故宫的日晷,晷面被地支均分为十二份
此外,皇室和官府在夜间值夜也有一套计时制度。汉代皇宫值夜,将一夜分为五更,自晚上七时开始记起,约两小时一更,到早上五点。后来又将一更分为五点,一点约二十四分钟。此后这道值更制度被延续下来。
除了上述官方认定的计时制度外,中国古人在民间还经常采用其他的词汇表示时间。由于故人生活对时间的要求并不精确,所以这些时间计量词汇指代的时间通常比较模糊。
我们在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“一炷香”的时间。这种计时方式起源于佛教“打禅七”。“打禅七”大约起源于明代,僧侣以七天为一个时间单位,每天以禅定修行为主,不再上早课、日课、晚课。僧侣们禅定时就燃香计时,称为“坐香”;每支香间隔时绕佛像小跑活动筋骨,称为“跑香”。现在中国佛教僧侣仍有“打禅七”,但已改用钟表计时,只是在时刻表的名目上保留了燃香计时的痕迹。
来源:《禅七仪规》,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 年版 打禅七每日用香计数各不相同,从凌晨四点到晚上十二点,燃香数从十一到二十四不等。这是因为线香本身长短、粗细、材质以及制作工艺各不相同,燃烧时的速度也有差异。据亲测,某品牌檀香线香一支长 20 厘米,直径 2 毫米,在室内燃烧约 50 分钟;另一品牌檀香线香一支长 30 厘米,直径 1.5 毫米,同样条件下燃烧约 30 分钟。可见一炷香时间并不确定。
“一盏茶”、“一顿饭”、“一袋烟”的时间都是古人模糊计时的时间单位,指做这些事情所需要的时间。一般来说,吃一盏茶加上中间聊天时间,大约需要十分钟左右。而一顿饭则需要二十到三十分钟。一袋烟是人吸完一烟锅烟丝的时间,根据吸烟速度不同大约十到十五分钟。
上述这些时间计量单位在古代大多是模糊的,所谓“一刻等于三盏茶,一盏茶等于两柱香”之类的换算不过是后人附会罢了。
①、本站均为虚拟物品,购买后不接受退款,请斟酌后支付下载。
②、本站资源均为网络收集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③、只做本地研究使用,产生一切后果责任自负!
④、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本站,我们将及时处理!
⑤、侵权删帖等联系邮箱:[email protected]!
⑥、转载请注明出处! 版权声明
» 为什么用黄色来表示色情?